18
Apr

美国公布拟加征25%关税的中国产品清单

美国一项301条款调查断定中国强迫美国公司向中国企业转让技术和知识产权,美国贸易代表处据此作出回应,公布一项中国产品建议清单,拟对相关产品加征25%关税。美国贸易代表处表示,加征关税措施旨在针对那些因中国推行「中国制造2025」等产业计划而受惠的产品,同时尽量降低美国经济所受的影响。中国对此迅速作出回应,公布中方将加征25%报复性关税的美国产品清单,而美国总统特朗普随即宣布会额外针对总值1,000亿美元的中国产品,进一步加剧双方之间的紧张局势。

目前正在审议的美国清单涵盖以下美国协调关税表(HTSUS)章节共约1,300个项目,总值500亿美元左右:第29章–化学品;30章–药品:第40章–某些橡胶轮胎和输送带:第72章–铁/非合金钢:第73章–合金钢:第76章–铝:第84章–机械及机械设备,包括用于制造纺织品和服装的机械:第85章–电动机械、电视图像及声音收录器及重播器:第86章–铁路/电车:第87章–汽车:第88章–飞机及直升机:第89章–船艇:第90章–玻璃镜及显微镜;以及第93章–武器。建议清单中不包括旅行用品、纺织品、服装及鞋类产品。

这份清单正在进一步审议。利益相关者可于5月11日前提交书面意见,美国贸易代表处将于5月15日在华盛顿召开公开听证会,听证后的反驳意见须于5月22日前提交。美国贸易代表处尤其希望收集关于以下方面的意见:(i)应加征关税的特定产品,包括清单内的产品应否保留或删除,或应否加入目前不在清单内的产品;(ii)加征关税的水平;以及(iii)加征关税涉及的合适贸易总额。利益相关者包括香港和中国内地公司均可提交意见。

在这项程序完成后,美国贸易代表处将就须加征关税的产品发布最终决定。不过,加征关税何时生效仍未清楚。通常来说,有关措施预计在最终清单公布30天后实施,但如果美国与中国关系取得长足进展,有机会就根本问题达成协议,美国贸易代表处可延迟最多180天执行。

另外,值得注意的是,上述关税是在3月23日宣布对进口铝和钢铁产品加征10%和25%的关税(来自某些国家的产品获豁免,但中国不在其中)之外征收。因此,中国对美国出口的铝和钢铁产品,最终可能须分别加征35%和50%的关税。

中国对此迅速作出回应,发布一份包含106种美国产品的清单,总值约500亿美元,一旦特朗普政府实施根据301条款建议加征的关税,中国就会对清单内的美国产品加征25%报复性关税。这份清单看来是针对政治敏感的行业,目的是向白宫施压,不要按计划加征关税。这些产品包括大豆、玉米、棉花、高粱和小麦等主要农作物,还有牛肉、红莓、橙汁、威士忌和烟草等其它农产品。清单上的制成品包括飞机、乘用车、运动型多用途车、越野车、汽车零部件、化工产品和塑料。

美国总统特朗普就中国发布清单作出回应,指示美国贸易代表处须作出决定,是否根据301条款对另外总值1,000亿美元的中国产品加征关税。若加征关税,初拟清单也须经过类似的审议和公开收集意见阶段,第二份建议清单可能在4月内公布。中国商务部发言人4月7日表示,如果美国继续搞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行径,北京将采取「综合应对措施」,「不惜付出任何代价」,坚决回击。该官员重申,中国不想打,但不怕打贸易战,并补充说,目前的冲突「是美方一手挑起的」。